中国的缠足资料——缠足由来和发展过程


在人类丰富多彩的性生活中,有一种叫做恋足的类型。恋足者认为女性最性感的部位在于脚,崇拜和玩一双秀脚,可以获得最大的性满足。一些学者将恋足归类为性变态。在我看来,女人一双美丽的脚,就像美丽的肩膀,脖子,能吸引人,充满性感。我不喜欢用”变态”这个词,因为它意味着有一种所谓的正常或正确,假设我们的智慧能够区分它们。为什么要断定乳房崇拜比脚崇拜更正常?但我同意,如果人们喜欢一双不正常的脚,而不是不正常的脚,那就足够不正常了。
所以我还是把数十亿人的兴趣当成了变态。我指的是缠足。缠足习俗在中国流行了近一千年。四五十代,中国人认为天足自然生长有严重缺陷,于是自己重新设计塑造。
很多事情,我们认为是人性,其实只是文化。当西方传教士第一次来到中国时,到处都是缠足的女人,她们会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恋足的天性。现在,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周围的现代女性。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已经被胸部所取代。整形手术和隆胸手术不再少见。似乎有一些地方和纠缠是一样的。可以说,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忽视了女人的脚。文化的迁移是如此遥远,我们甚至很难理解,我们的祖先怎么会对那毫无美感的三寸金莲疯狂呢?

缠足的起源——什么时候开始?
唐以前的中国女人不缠足。谢灵运的诗说:”可怜的家庭主妇,缘流洗素足。”李白诗:”一双金齿履,两脚白如霜。”他们都能欣赏到女人的赤脚,说明当时没有缠足的习俗。小周后,《南唐书》与李后主私通,”手提金履,潜在的袜子”。李煜本人就是大词人,他的描写更加美丽:”袜步香阶,手提金履鞋。”手提鞋,穿袜子走路,肯定不会是缠足的女人。
大多数流行的意见都同意《墨庄漫录》所说的缠足始于李后主宫五代南唐。李煜有个宫妃叫娘娘,纤丽善舞,”用丝绸绕脚,使纤小屈成为新月形”。清人袁枚写了一篇文章《缠足谈》,支持这一观点。自北宋以来,缠足的文献记载时有所见。苏东坡写了《咏足》”偷宫样稳,并立双困;纤妙说应难,必须从手掌上看。”这是生存中第一个描写小脚的词。这位大诗人开缠足文学之先,真是无上荣耀。南宋迁都临安(今杭州),缠足在上层社会已经流行起来,按照《艺林伐山》的说法,杭州妓女缠足,便从良家妇女那里学来:”行都妓女穿窄袜弓鞋如良人。”再按“枫窗小竹”:”汴京闺阁,宣和后花鞋弓履,金虏中闺饰复尔。”所以不仅汉人,甚至北方的女真族女性也开始缠足。中华文明确实很强大,与汉人打了几年,强势落后的少数民族立刻学会了欣赏时尚。据《余烬》报道,金兵掠夺苏州,屠杀未缠足和生育的汉族妇女,只抢走未生育的年轻缠足妇女。他们的兴趣类似于他们的敌人。后来,蒙古人在中国建立元朝,也相当欣赏缠足之妙。有时候,皇帝甚至让臣子写关于缠足的诗,比如李炯的应制诗《舞姬脱鞋吟》,尽力写”金莲窄小不堪行”的情态。
缠足的发展过程
到了明代,缠足之风大盛。明人胡应麟道:”足弓小,今五尺童子,咸之艳羡。”朱元璋把不共戴天的敌人张士城的旧部编成丐户,男不读书,女不缠足。不缠足成了一种惩罚。在这个时代,小脚的审美变得精致。从目前出土的女鞋实物来看,宋代的小脚大多在4寸以上。然而,明人将三寸金莲的口号深入人心,成为一个普遍的标准。”猩红色软鞋三寸整”、”窗帘前三寸弓鞋露”,脚不但注重小,还注重弓。尤其重要的是,小脚也有一个著名的产地。山西大同和河北宣德府的女子脚缠得最好,举国瞩目,明武宗经常去那里选美。
满洲人反对缠足,屡屡禁止。他们成功地让汉族男人剃掉头发,编辫子,但没有办法纠缠汉族女人的习俗。最后,他们只约束旗人妇女保持一双天足。清朝的缠足运动在当局的反对声中达到了顶峰,超越了前朝。它的标志不仅在于脚越缠越小(有的甚至不到三寸),还在于越缠越讲究(有理论,提出了小、瘦、尖、弯、香、软、正七字公式),越缠越普及(没有远佛,遍布中国)。小脚是衡量女性美的最重要指标。脚小便被称为美人,头美脚下的女人,被嘲笑为半美人。然后,到了晚清,西方思潮涌入中国,缠足开始受到攻击。民国时期,这一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传统基本被废除。
小脚一旦缠成定型,就要终身缠之。可怜的最后一代缠足女,没有享受缠足的任何好处,又遇到了不得不放足的时代。缠足,一旦失去裹脚布,就寸步难行,据说比当初缠足还疼。玉琴女士放足半个月,”因为骨骼断裂,没有效果,反益痛苦,不得不恢复”。孟女士的丈夫劝她放足,她回答说:”我的脚只能弯曲,不能再遭受搬直活罪。”当时放脚压力很大,很多女性又遭受了小脚的折磨”搬直”的活罪。
现代天足运动
现代天足运动,利用的并非传统思想资源。首先,外国传教士批评女性缠足现象,指出缠足是”自伤肢体”,”无缘无故地给予荆穗之刑”。1874年,约翰·迈克高望牧师在厦门举行了一次反缠足会议,60多名妇女决定成立中国第一个反缠足组织”天足会”。随后,耶稣会传教士立德夫人也成立了天足会。教会组织印刷了大量反对纠缠的宣传材料。这些活动影响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在广州、上海等地成立了天足会。天足会章程规定,会员生的女人不得缠足,生的男人不得娶缠足的女人,会中同志可以交换婚姻。由于解决了天足女性的婚姻顾虑,以及梁启超、林琴南、黄遵宪等文化名人的大力倡导,天足运动势头巨大,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。民国成立之初,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各省劝禁缠足,风俗一变,天足成为时尚。民国时期的禁缠足工作有时会失去野蛮,当街解除裹脚布,妇女羞愤自杀的事件太多了。很多地方都把包脚布的数量作为县长的考勤指标。
现在还有很多人忌讳提到缠足。导演张艺谋拍电影涉及小脚,作家冯霁才写小说《三寸金莲》,都被批评为丑陋的展览。事实上,忌讳丑恶是最丑陋的现象。谈论缠足并不可怕,总有很多人希望我们失去历史。
中国最后一代缠足妇女为改变习俗付出了最大的代价,她们为后人忍受了所有的痛苦。众所周知,鲁迅、沙汀等许多现代文化名人与小脚前妻分道扬镳。一种维持数千年的习俗突然被切断,伤口必须流出红血。总有人在刀口,任何新的信仰都需要祭祀。如果偶尔想起来,应该心存感激。
©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THE END0资讯
# 0资讯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0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收藏
暂无评论内容